剛剛,“央媽”又大量投放資金了!
9點20分,中國人民銀行的公開市場業(yè)務交易公告“如約而至”。
央行發(fā)布公告稱,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,當日開展8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(含對11月5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(xù)做)。
其實,早在11月5日,央行就已提前預告,“將于11月16日對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(MLF)一次性續(xù)做,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”。
本月到期的MLF一共有2筆——5日到期4000億元、16日到期2000億元。這不,今天央行果然如期把這兩筆到期資金“續(xù)上”了,投放量還超出到期量2000億元。
其實,MLF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的一種,是指向商業(yè)銀行、政策性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。與公開市場操作里更常見的逆回購操作不同,逆回購的期限通常為7天或14天,屬于短期流動性;而MLF期限通常為一年,投放的是中期流動性。
也就是說,今天投放的8000億元MLF,將會在2021年11月16日到期,有效期長達一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最近5個工作日(11月10日到16日),央行已累計投放流動性13500億元,其中包括逆回購操作5500億元和MLF操作8000億元。
央行為什么要投放這么多資金呢?
11月5日至13日上海銀行間同業(yè)拆放利率(Shibor)數據
從近期市場利率來看,上海銀行間同業(yè)拆放利率(Shibor)整體呈上行趨勢。11月5日至13日,隔夜利率從1.377%上漲至2.523%,一年期利率從3.196%上漲至3.205%。
也就是說,銀行間相互借錢“更貴了”,這反映出銀行對資金的需求更大了。
專家認為,在市場利率上行的情況下,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能夠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,有利于降低金融機構融資成本并推動企業(yè)融資成本下行。
市場對資金的需求,影響著“央媽”的資金投放量。今年下半年,央行對短期和中期流動性的投放力度都有所加大。
今年1月至11月央行每月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天數(截至11月16日)
今年6月以來,央行明顯提升短期流動性投放的頻次,尤其是8月、9月。具體而言,今年1月至5月,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天數分別為7、5、2、0、4天。而6月至11月(截至11月16日),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的天數則分別達到13、12、17、22、12、8天。
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表示,從操作量來看,8月和9月的逆回購操作量分別達到2萬億元和2.47萬億元,創(chuàng)2018年以來的新高。
今年1月至11月央行每月開展的MLF操作量
在中期流動性投放上,今年以來,央行每個月都開展了MLF操作,下半年的投放量明顯加大。尤其是8月至11月均為增量續(xù)做,也就是投放量大于到期量。
今年8月至11月MLF的操作量與到期量對比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,MLF連續(xù)4個月超額續(xù)做,意味著央行有意調控以同業(yè)存單利率為代表的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,避免中長期流動性緊張。這有助于穩(wěn)定市場預期,也有利于年底前銀行繼續(xù)下調企業(yè)實際貸款利率,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。
雖然8月至11月MLF的投放量都大于到期量,但其實,央行并不會每個月都增量續(xù)做,而是根據金融機構的資金需求調整MLF的操作量。
以今年6月為例,當月共有7400億元MLF到期,而央行卻僅續(xù)做了2000億元。央行在操作當日公告稱,這一操作量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”。
王青認為,僅續(xù)做2000億元顯示了當月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,機構通過MLF融資的需求較為有限。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