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0日,以“匠心傳承 少年啟航”為主題的青島市市南區(qū)畢業(yè)思政課暨六年級畢業(yè)典禮示范活動在青島天山小學舉行。活動以“榜樣浸潤”為坐標,以“大中小思政一體化”育人為場景,為畢業(yè)生們送上了一場有溫度、有深度的特別“畢業(yè)禮” 。
活動現場,“人民工匠”許振超、山東省勞動模范葛興亮、山東省優(yōu)秀人民警察黃生敏、青島市非遺傳承人蔡秉芬四位工匠楷模受邀出席,市少工委、市南區(qū)委宣傳部、團區(qū)委、區(qū)教育體育局、金門路街道、天山社區(qū)相關領導以及全體畢業(yè)學生家長和51中校友代表蒞臨活動現場。
典禮在六年學校生活回顧《時光長廊》和民族歌舞《石榴映彩·籽韻匠心》中開啟,展現了青島天山小學濃郁的民族團結教育特色?!爸戮垂そ场杯h(huán)節(jié),四位勞模工匠先后登場接受市南區(qū)“榜樣進校園”特聘專家暨“勞動教育學生成長導師”聘書,并為隊員們送上了深情的畢業(yè)寄語。
一堂沉浸式的思政金課
“人民工匠”許振超以“一顆心、一股勁、一把尺”為主題,為畢業(yè)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。他結合自身的奮斗故事用樸實而深刻的語言詮釋了“熱心 專注 精準”的新時代工匠精神內涵。隊員們自繪勞模畫像表達對榜樣的敬意。隨后,四位勞模共同為學生們授“匠心旗”,以榜樣精神照亮未來成長的每一步。
一場跨越時空的匠心對話
活動以AI賦能技術呈現隊員代表“2035年職業(yè)形象”,將科技與情懷融合,讓“匠心傳承”成為可觸摸的“2035約定”。中國海洋大學等優(yōu)秀校友、學區(qū)初中校長王凱紅現場分享“匠心行”,四組家庭分享了成長六年感人的“匠心事”,校長王冬梅揭幕“匠心章”,作為學校新學期“紅石榴少年”評價體系的璀璨坐標,這枚飽含著“榜樣浸潤”的匠心印記將成為天山學子獨特的成長勛章。
一把精神傳承的振超尺
典禮現場,全體畢業(yè)生從勞模們手中接過“振超尺”和畢業(yè)證書,這盒刻有“匠心如尺,丈量成長”的套尺,既是初中學生常用的學習工具,更是匠心精神的傳承載體、奮進力量的生動詮釋。它以刻度為媒,讓學子在丈量尺寸間感悟精益求精的追求,將榜樣的精神力量融入成長的每一步。
全體畢業(yè)生高唱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》,用嘹亮的歌聲表達了“強國有我”的堅定信念,為這場充滿儀式感的典禮畫上了圓滿而激昂的句號。
這場特殊的畢業(yè)典禮,通過與勞模工匠的深度互動,埋下了“以匠心筑初心、以技能擔使命”的種子,勉勵隊員們以“熱愛”做筆、“專注”為墨、“精準”為尺,在屬于自己的人生答卷上,寫下最工整的“匠心”二字,時刻準備著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和智慧。
青島財經日報/首頁新聞記者 林紅
責任編輯:崔現香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