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島市博物館《滄海桑田 美在民間——膠東剪紙熏畫聯(lián)展》自開展以來,深受觀眾歡迎,先后開展膠東剪紙藝術(shù)鑒賞、熏畫技藝揭秘主題講座、策展人導賞、“剪紙呈祥瑞 熏畫驅(qū)五毒”端午非遺手作體驗等多次活動,由熏畫、剪紙傳承人帶領(lǐng)觀眾穿越時空長河,探尋膠東剪紙與熏畫的歷史淵源、制作工藝及蘊含的吉祥寓意,收獲了良好的觀眾反響。為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觀展需求,本次展覽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。
舊時膠東風俗,新婚人家,人們往往根據(jù)新娘所剪的窗花來判斷新娘的巧拙。因此,姑娘在出嫁前學剪紙也和學習刺繡等女紅一樣認真,所謂“二八閨秀繡羅衫,巧剪花樣百家傳”。其中一些技藝精良的花樣子常常被用煙火熏在土紙上四處流傳,成為遠鄉(xiāng)近鄰剪花的樣子,這就是剪紙熏樣,也被稱為東方古老的“復印術(shù)”。
熏畫是從熏樣演變過來的,從熏樣到熏畫,完成了從實用品到藝術(shù)品的過渡。它以黑白基調(diào)為主,色澤均勻、柔和,底面猶如黑色的絨布。圖案內(nèi)容包括人物故事、花鳥魚蟲、飛禽走獸、吉祥紋飾等等。膠東熏畫傳承著古老的審美情趣和造型觀念,線與面巧妙結(jié)合,結(jié)構(gòu)嚴謹而不呆板,古樸渾厚,民風濃郁,反映了膠東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淳樸的審美情趣。
窗裙是一種流行于膠東地區(qū)、貼在窗楣上、剪繪并舉的一種剪紙裝飾品,有的地方叫“窗飄帶”或“窗圍子”。膠東窗裙作為區(qū)域性民間藝術(shù),兼具了剪紙與年畫的藝術(shù)效果,把它貼在窗頂橫木上垂掛下來,類似在窗戶上裝飾美麗的裙子。
窗花是貼于窗上的剪紙藝術(shù),屬中國民間剪紙中最大的門類,涵蓋窗心、窗角、窗旁等多種形式。民間常將剪紙稱為窗花。窗花,作為民間剪紙最為集中的體現(xiàn),不僅用于節(jié)慶裝飾、美化環(huán)境,也寄托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和渴望,成為民眾審美交流的窗口。
青島財經(jīng)日報/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
責任編輯:王海山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