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0日清晨,青島出版集團小記者為期三天的臨沂研學活動正式開啟,此次研學以“解碼歷史文脈,傳承沂蒙精神”為主題。首日,小記者走進臨沂廣播電視塔、瑯琊古城,在古今交織的沉浸式體驗中,揭開這座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紗。
合影留念
此次研學活動旨在通過實地探訪、專家講解、互動體驗等形式,讓小記者深入了解臨沂的歷史文化、紅色基因與自然奇觀。列車駛?cè)肱R沂境內(nèi),窗外的景致逐漸從都市樓宇變?yōu)橐拭缮絽^(qū)的連綿綠意。小記者紛紛舉起手機拍照,定格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。
小記者在電視塔下合影。
到達臨沂后,山東新鏵文旅臨沂分公司研學導(dǎo)師王寧、武煜森熱情地接待了大家。首站,小記者前往臨沂廣播電視塔。這座高326米的鋼結(jié)構(gòu)建筑矗立在沂河、祊河、柳青河三河交匯處,如同一支巨筆,在天地間書寫著現(xiàn)代臨沂的發(fā)展篇章?!按蠹抑绬??這座電視塔不僅是發(fā)射信號的‘通信樞紐’,更是展示臨沂變遷的‘空中博物館’?!睂?dǎo)師指著塔身的螺旋結(jié)構(gòu)介紹,其設(shè)計靈感源自沂蒙山區(qū)的梯田曲線,象征著臨沂從農(nóng)業(yè)古城向現(xiàn)代都市的跨越。
小記者在電視塔上觀看美景。
乘電梯升至塔頂觀光層,三河交匯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。沂河水碧波蕩漾,岸邊的仿古樓宇與遠處的現(xiàn)代建筑群相映成趣?!白筮吥瞧啻u灰瓦就是瑯琊古城,我們下午就會去那里?!表樦v解員手指的方向,小記者紛紛遠眺。一位小記者在采訪本上畫下速寫:“塔下是流淌千年的河,塔頂是望向未來的窗,臨沂的‘古今對話’真奇妙?!?/p>
小記者在瑯琊古城前合影留念。
午后的陽光灑滿瑯琊古城的青石板路,這座占地645畝的沉浸式文旅園區(qū),以“復(fù)活瑯琊文化”為核心,讓小記者一秒“穿越”回魏晉時代。古城內(nèi),非遺商鋪鱗次櫛比,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往來穿梭,仿佛時空錯位。
快樂的小記者
小記者逛瑯琊古城。
“瑯琊是臨沂的古稱,東漢時期曾作為國都存在340年,王羲之、諸葛亮等歷史名人都與這片土地淵源深厚?!痹趯?dǎo)師的帶領(lǐng)下,小記者走進沂州商貿(mào)館,通過復(fù)原的古代市集場景,了解沂州作為“北方商貿(mào)樞紐”的繁華歷史。
小記者準備觀看大型史詩演出《國秀瑯琊》。
《國秀瑯琊》演出現(xiàn)場
《國秀瑯琊》以臨沂歷史上盛世瑯琊文化為創(chuàng)作主線,通過序《海岱文明》、第一幕《有鳳來夷》、第二幕《禮樂春秋》、第三幕《忠肝義膽》、第四幕《群賢雅集》、尾聲《盛世瑯琊》六個篇章,藝術(shù)地詮釋了中華民族剛強勇毅、崇文尚禮、公忠體國、忠孝仁厚、自強不息的人文品格,引導(dǎo)人們回望歷史足跡、傾聽時代之音,傳承優(yōu)秀歷史文化、堅定文化自信。
小記者觀看演出《蘭陵王入陣曲》。
小記者逛瑯琊古城。
夜幕降臨,瑯琊古城換上璀璨的“晚裝”。紅燈籠沿巷弄次第亮起,石板路上倒映著燈光,恍若穿越回《清明上河圖》的繁華夜景。小記者手持采訪本,跟著導(dǎo)游夜游古城,聽著“管鮑分金”“王羲之洗硯”的傳說,感受著“白日里的歷史”與“黑夜里的故事”的不同韻味。
大型的精彩實景演出《水秀》
大型實景演出《水秀》準時上演。這場以金雀山、銀雀山傳說為藍本的演出,將湖水作為舞臺,通過燈光、火焰、水霧特效,講述了金雀、銀雀姐妹為拯救部族與河神抗爭的故事。當“洪水”(實則為特效水幕)席卷舞臺,火柱突然從水面躥起時,小記者發(fā)出陣陣驚呼。
大型精彩實景演出《水秀》
首日研學讓小記者真切觸摸到臨沂的瑯琊文脈。從現(xiàn)代電視塔到千年古城,從靜態(tài)參觀到動態(tài)演出,多元體驗讓歷史變得鮮活。大家不僅學到知識,更學會用觀察與思考解讀文化,對接下來的行程充滿期待,也深刻體會到研學是行走的課堂,能讓人在實踐中收獲成長。
青島財經(jīng)日報/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
責任編輯:林紅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