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八都,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,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。1100多年前,黃巢揮戈南下,在浙、閩之間的崇山峻嶺中開辟了一條仙霞古道,從此四周關(guān)隘拱立、大山重圍的廿八都成了歷代屯兵扎營之所,兵家必爭之地。三省邊界獨特的地理位置,使最初主要是軍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漸成為商旅要道,廿八都作為過往貨物中轉(zhuǎn)的第一站,一個必經(jīng)的交通樞紐,迅速成為三省邊境最繁華的商埠。
浙閩贛三省交界的廿八都古鎮(zhèn),一座注定不平凡的浙江邊陲小城。
這是“一個遺落在大山里的夢”
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,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,獨特厚重的文化積淀,使古樸淡雅的廿八都鎮(zhèn)在現(xiàn)代文明的包圍中顯得異樣奪目。跟眾多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(zhèn)不同,廿八都不是一個讓你一看就覺得細眉低首的小女子,金戈鐵馬的歷史讓它注定是一個氣概軒昂的大丈夫。
一、古鎮(zhèn)的橋
珠坡橋
珠坡橋是古鎮(zhèn)的入口,有著美麗的傳說。相傳從前有一王子避難在此,后為暴君所探知,派兵捉拿王子,王子逃難,跨母豬為坐騎,逃到豬坡嶺被追兵趕上,連同母豬一起被殺,血順嶺流淌,后人流傳此事,遂叫“豬婆嶺”。讀書人因嫌其名不文雅,有識之士更名為“珠坡嶺”。古鎮(zhèn)的人愛好唱山歌,此地也就成了”珠坡樵唱”,是古鎮(zhèn)的楓溪十景之一。
緩緩流淌的潺潺溪流,諸多悲喜,不過是歲月湍急中的一顆沙礫,與溫暖言歡,與光陰把盞。
水安橋,位于古鎮(zhèn)西端,橫跨楓溪,205國道傍橋而過。
楓溪橋
楓溪橋是典型的石拱橋構(gòu)造,完全不同于木質(zhì)廊橋的珠坡橋。綠樹覆蓋,碧水環(huán)繞,一道斑駁的灰影佇立在兩岸之間,靜靜地聆聽橋下河水流過的聲音,山風掠過,一身滄桑的石橋上,頑強的藤蔓不停搖曳,柔軟的身軀襯托著石橋的堅韌。
東升橋
走過東門路,穿過東升橋,橋下溪水潺潺,清澈見底.晴天的時候,陽光打在水面上,熠熠生輝,靠近水面,能清楚地看到一條條小魚兒游弋其中。坐在岸邊光滑的大石頭上,任楊柳枝輕拂在臉上,麻酥酥地,像母親糙糙的手。炊煙升起來了,房頂長出了小樹,慢慢向天空舒展。河邊浣洗的,是剪不斷的鄉(xiāng)愁。
東昌門
二、文昌宮
文昌宮
文昌宮是古鎮(zhèn)人崇學好文的體現(xiàn)。是古代文人學子們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,是廿八都民間集資建造的公共建筑,建筑之精美,裝飾之豪華,絲毫不亞于官方建筑。
文昌庭院
寬闊的文昌宮廣場,鋪滿了密密的鵝卵石,柔和靜美,四季淡淡輕輕,淺談清歡。
文昌宮的大殿墻壁上,繪滿了彩繪,每一幅彩繪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,有著豐富的寓意。
三、古鎮(zhèn)建筑
門樓
古鎮(zhèn)最有物色的建筑當屬大門上方的這個門樓,多以精致木雕構(gòu)件組合而成,樓閣式的四柱三樓形式,風貌獨特。在門樓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義的人物造型,一般都福壽雙星、松鶴延年等吉祥的造型。高大的門楣閃耀著過往的榮光,福氣臨門是祖先的叮嚀,從此這叮嚀就掛在子孫的心房。
“一心為公”,刻畫著古鎮(zhèn)紅色年代留下的印跡。
陽光打在古老的門樓上,留著溫暖的味道,飛翹的檐角撐起歲月的浮云,菩提樹下種下筆筆清歡,一切隨心隨行,順著歲月,在每節(jié)枝椏上,素心清遠,本真如前。
廿八都的建筑涵蓋了浙派、徽派、閩派、贛派,甚至西方的巴洛克式等多種建筑風格,有木雕的也有石刻的。每個大宅院的門樓都精雕細琢,美輪美奐,彰顯著家族的身份和地位。
檐角的歲月,布滿了厚厚的云天。老樹上的鳥巢,是時光清淺里,等待一場相遇的模樣。
灰瓦粼粼
灰暗的色澤,宛如消逝的歲月,融進了許多皺紋的滄桑。瓦片粼粼,在陽光溫柔地撫慰下,映射出鄉(xiāng)村禪靜如詩。以冥想的雙手輕拂瓦上的深情,是我默默守護的翅膀。風吹日曬得太久,從它們的臉上,我似乎看到了鏡中未來的自己。
姜遇故居是現(xiàn)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民居 民居的基本結(jié)構(gòu)為平面長方形的四合院式,二進一天井,也有三進二天井的廳堂,房內(nèi)廳堂自成院落。門扇、窗戶上的圖案都各有寓意,少見雷同。
多寶如意瓶的窗戶圖案一般是小姐們的閨房,而書生的窗戶上基本是破冰圖案,寓意“寒窗苦讀,一朝成名。”
精雕細刻的牛腿(“梁托”的別名,學名叫“撐栱”),體現(xiàn)了匠人們精湛的技藝。
太師椅和古董鐘訴說的是古鎮(zhèn)往昔的歲月。
四、綠
綠意縈古鎮(zhèn),錯落青瓦房。綠竹青山暖亦涼,若有似無煙雨朦。
等在春天的路口,路過一棵開花的樹,我的心便慢慢地歡喜,歡喜成一行詩,一串音符。
綠色的大竹?;\罩下的馬頭墻,閃耀著別樣的古樸之美。
漸暖春風醉,潺潺碧水流。綠風梳枝,滿樹催花,江南清韻十里飄香。
五、街頭巷尾
三省邊界獨特的地理位置、歷史上的頻繁戰(zhàn)爭、屯兵、移民,使廿八都成為“方言王國”和名副其實的“百姓古鎮(zhèn)”,鎮(zhèn)上有9種方言和130余種姓氏。長條形布局的城鎮(zhèn),古建筑風貌依舊。冬日暖陽里,居民在這里安寧地生活,無論歲月如何更迭,古鎮(zhèn)里的人們始終按照祖輩留下的方式生活著,依然就像那個——遺落在大山里的夢。
老街的青石板路,在雨絲的浸潤下,倒映著兩旁的街景。拐進街旁的某個小巷中,撐上一柄油紙傘,你會恍如走入戴望舒的雨巷中,希望逢著一位丁香般的姑娘。
楓溪河穿鎮(zhèn)而過,從倒影里的古鎮(zhèn),看黛瓦白墻蕩漾在水面。行走在河畔的鵝卵石小徑,是否就可以走進楊柳岸、曉風殘月的江南夢。
除了主街是青石板砌成外,其他的小巷都由鵝卵石鋪就而成。踩在上面,腳底會隱隱被硌到,走路的過程剛好可享受下足底穴位按摩。兩邊高大的馬頭墻,狹長的巷子僅容一個人走過,大聲說話都會被高墻給反彈回來,“嗡嗡”回響,故而又被稱為“回音壁”。走入巷子就如同走入一個迷宮,每一條路都看似死胡同一條,往旁邊一轉(zhuǎn)卻又峰回路轉(zhuǎn),走入另一條更幽深的小巷,等到完全走出迷宮,卻發(fā)現(xiàn)早已走到古鎮(zhèn)的另一端。
廿八都鎮(zhèn)的建筑依古道兩側(cè)而建,長達1公里。北為潯里街,以住宅為主;南為楓溪街,以經(jīng)商為主。古鎮(zhèn)在清同治年為鼎盛期,溯錢塘江而上的船只裝載著來自江、浙的布匹、日用百貨到江山的清湖碼頭靠岸,然后轉(zhuǎn)陸路,由挑夫肩頭的扁擔挑往閩、贛。從閩、贛來的土特產(chǎn)也要到清湖裝船運往金衢滬杭各地。鼎盛時期,商行店鋪、飯館客棧布滿了整條鵝卵石鋪就的大街,日行肩夫,夜歇客商,每天南來北往,熙熙攘攘,富足熱鬧了數(shù)百年之久。
夜暮臨,風生涼。
萬戶人家,煙火相融,茶飯余香。
街角的燈火牽伴溫暖回家的路。
六、安靜與喧囂
古鎮(zhèn)的一個角落,一只蜘蛛安靜地結(jié)網(wǎng)。世界是一個局,我們都生活在局里,而不自知。吐絲結(jié)網(wǎng),布下玄機只將自己高高掛起。
滿天的紅燈籠是古鎮(zhèn)的精靈,是串起的一顆顆紅珍珠,裝扮了古鎮(zhèn),照亮了街巷。今夜是否又有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正在醞釀?
Tips:
1、自駕游:上海方向,滬杭高速 → 杭金衢高速 → 京臺高速 → 廿八都出口下,福州方向,京臺高速(黃衢南)→ 廿八都出口下,直接到景區(qū)停車場。
2、高鐵:江山站下,坐旅游客運專線廿八都景區(qū)。
3、廿八都門票80元,如果你只想在古鎮(zhèn)青石街上走走,條條大路通“羅馬”,這里的居民很熱情,另外周一免費游,這樣也可以滿足要看檢票景點的游客了。
4、江山市其它景區(qū):江郎山(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)、仙霞關(guān)、浮蓋山、清漾村。
5、住宿的話推薦住在楓嶺路,比古鎮(zhèn)的街上便宜實惠,吃飯推薦古街上的潯里飯店,特色菜廿八都豆腐。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