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沒有《保衛(wèi)黃河》那么的恢宏、沒有《解放軍軍歌》那么的有氣勢,但是它委婉的曲調唱出了志愿軍的無限柔情,唱出了志愿軍對祖國的熱愛,唱出了志愿軍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!
蔣介石辦雜志,毛澤東辦報紙,皆由筆桿子到槍桿子,毛澤東通過槍桿子認識了蔣介石,蔣介石也通過槍桿子認識了毛澤東。
我們去楊家山革命紀念館,那是紅色基因的“孕育地”,到那里去拜謁、瞻仰、學習,可以使我們的紅色心靈得以滋養(yǎng),紅色靈魂得以凈化,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前進的力量。
我覺得,我們是幸福的一代、是幸運的一代、是茁壯成長的一代,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,是老一輩革命家辛苦打拼的結果。我們不能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,吃水不忘挖井人,我們要時時刻刻把黨恩銘記在心。
你聽,我們正匯聚在這演播大廳里敘說你們英雄的故事;你看,這就是你曾奮不顧身守護的青島和人民,更加婉約,也更加壯麗。從此,我不再問你了——20歲的英雄,你在哪里?我知道,你已和青島、和祖國融為一體!
我的爺爺還是一名神槍手,在部隊里,他一有空就練習槍法,為了鍛煉臂力,爺爺還專門把磚塊吊在槍口上,邊舉著邊練習,肩膀上都磨出了繭子,就這樣日復一日,爺爺用自己的堅強毅力和不懈努力,為部隊贏得了多個射擊冠軍,得到了好幾枚三等功的獎章。
80多歲的李素蘭開始寫回憶錄——她為自己平凡的生命能融入這個為人間創(chuàng)造溫暖與美麗的紡織女工的偉大群體而自豪!
2021-06-17 17:23